为丰富前沿交叉课程资源,同时也为了学生开拓眼界,适应国际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氛围,在学校和国际处的支持下,詹天佑学院引进了包括“碳中和与巴黎协定中中国的贡献与担当“、“互联网到物联网的通讯原理基础”等课程,外方教师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知名教授。
3月5日上午,詹天佑学院国际化课程开课仪式在思源210教室举办。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夏明超,詹天佑学院党组织书记、常务副院长闻映红,国际合作交流处学生派出科科长罗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项目负责人,詹天佑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开课仪式由詹天佑学院副院长李清勇主持。

首先,夏明超指出,国际化课程的开设是学校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深化“四通”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际互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育人,把有关工作写入了发展规划、每年的1号文件、工作要点、折子工程,层层推进,压茬落实。夏明超殷切寄语詹天佑学院学子,希望他们通过国际化课程学习拓展国际视野,厚植创新意识,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闻映红代表学院感谢国际合作交流处和学校相关部处的支持,对选课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是拔尖人才的重要素养,勉励同学们克服困难,积极适应全英文的课堂环境,快速提高自己学习国际课程的适应性。

最后,詹天佑学院2021级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国际化课程教师介绍:
一、互联网到物联网的通讯原理基础
Danijela Cabric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终身教授,IEEE Fellow
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电路和嵌入式系统项目主任及学术领头人
2. 2018-2019 IEEE Com Soc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通讯领域杰出科学
3.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无线通讯交换领域论文审核副主编
4. 其著名论文“Implementation issues in spectrum sensing for cognitive radios ”奠定现代通讯网络基础,单篇引用超 3300 次
5. 美国著名通讯硬件制造商 MaxLinear 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二、碳中和与巴黎协定中中国的贡献与担当 - 环境政策与经济
姓名:Ariel Ortiz-Bobea
大学职位: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
1. 康奈尔大学阿特金森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
2.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研究成员
3. 曾任世界银行,发展研究组:环境与能源团队 (DECEE)顾问
4. 曾任多米尼加共和国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部长特别助理